找寻文明融通之道 构建人类普惠新文明 —— 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探索《文明通鉴丛书》陆续出版
来源:饶宗颐文化研究院 作者:饶宗颐文化研究院 时间:2021-10-24 09:42
《文明通鉴丛书》旨在以文明整体观,展开对不同文明体系、文明形态和文明要素的比较通鉴,找寻人类文明的融通之道,集合人类文明的优质要素,以人类的共同智慧来回应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共同挑战。《丛书》描绘了构建人类共通共享共惠新文明形态的愿景蓝图,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指向作出理论阐发,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项重要理论探索。
《丛书》分辑出版,第一辑收录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已故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中外文化钩沉》,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学术顾问、法兰西学士院院士、世界著名汉学家汪德迈教授《中国文化探微》,饶宗颐文化研究院特聘教授、世界著名哲学家成中英教授《中西哲学论》,著名法国哲学家高宣扬教授《德法哲学交流史》,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创院院长刘洪一教授《犹太文化要义》(修订本)等著作五种。其中,饶宗颐《中外文化钩沉》、成中英《中西哲学论》、刘洪一《犹太文化要义》(修订本)等三种已经上架,汪德迈《中国文化演探微》、高宣扬《德法哲学交流史》等两种预计年内出版。
作品简介
《中外文化钩沉》
编辑推荐作者简介
《中西哲学论》
编辑推荐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犹太文化要义》(修订本)
编辑推荐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疑问解答
问:《丛书》为何要面对“找寻人类文明的融通之道”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答:当下的信息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冲击和改变,无论广度、深度还是不确定性及其风险,都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临界状态。人类几千年延展演化下来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关系方式、心性状况、价值体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在世界中的位置等等,几乎同时出现了重大动摇和改变。一个突出的历史吊诡呈显在世界面前:一方面是以几何等级加速飞奔的科技车轮,另一方面则是停滞不前甚至徘徊倒退的人性心智,以及分崩离析的思想偏执和价值背离——两个轮子的失衡致使世界和人类生活随时处于偏斜、失序的可能。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生物技术、信息与数字技术等的突飞猛进,随着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时代的到来,人的附庸化、符号化、条码化特征越来越明显,而人的主体性、人文性和自由意志被快速剥夺。人类一边享用现代文明的丰裕飨宴,一边面临着根本性的生命戕害,这似乎不幸地昭示着人类文明的确面临着一种“绝对性毁灭的危险”。
答:首先要以文明整体观对人类不同文明及文明要素进行一种贯通镜鉴,包括对人类文明的不同体系、阶段、形态和价值的贯通镜鉴;其次要以思维整合与科际贯通的方法论,突破思维方式与学科理论的边界,对人类不同文明形态的内涵与特质进行全方位、无界限的贯通比照;其三是求同存异的通鉴策略,充分尊重不同文明的差异化传统,寻找和建立不同文明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其四是集合不同文明要素的实现路径,以文化互化、文化采借、文化融合等方式,集合融会异质文明的优质要素;其五是明晰构建人类普惠新文明的通鉴目标,把构建一种适应现时代要求、全人类共通共享共惠的文明新体系作为这也是文明通鉴的目标指向。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还必须找到文明通鉴的机枢与钤键,厘清和发掘构建人类普惠新文明的机理机制与逻辑工具。在这里,不同文明体系下的思想通约至关重要。
答:基于《丛书》编纂而全新提出“人类普惠新文明”概念,就是强调在尊重文明差异的前提下,以文明通鉴与思想通约为路径,消融异质文明间的精神藩篱和价值抵牾,建立人类最大文明公约数,构建全人类共通共享共惠的新文明形态,从而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指向作出了明晰的理论阐发。可以说,“人类普惠新文明”是“创造的综合”,是人类共同命运前行的根本指向。从这里看,《文明通鉴丛书》是从整体上在创造中的综合,是对 “找寻人类文明融通之道,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理论深化。同时,《丛书》的汇编也超越了文化、历史、哲学、汉学等人文学科分类的局限,打破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屏障,真正运用“全方位、无界限的贯通比照”追问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融通之道”的根本问题。
答:请阅读《文明通鉴丛书》总序言——刘洪一:《构建人类普惠新文明》
提取码: 8wjg
滚动新闻/Rolling news
·波斯文版《孟子》出版发行 首次从中文翻
·找寻文明融通之道 构建人类普惠新文明 —
·卜松山《中国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从传统
·梅约翰主编《转识:瑜伽行派在现代中国》
·李克曼:《小鱼的幸福》
·浦安迪:透过评注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李白《渌水曲》在国外的流传
·卜松山:德国汉学家的儒家情怀
·著名学者闵福德新译《易经》最近出版
·孔佩特:《广州十三行:中国外销画中的外
·曼素恩《张门才女》中译本出版
·《一战华工在法国》中文版北京面世
·汉学家吴芳思《留学北京》出版
·罗鹏《裸观:关于中国现代性的反思》出版
·芮乐伟•韩森《丝绸之路新史》出版
·Women and Gender in China Studies 丛书出版计划
·重要的汉学工具书《中国历史研究手册》出
·汉学力作《哈佛中国史》中文版面世
·在批判性对话中彰显英美聊斋学的特色与价
·安乐哲新著《儒学与世界文化秩序变革》出
·波斯文版《孟子》出版发行 首次从中文翻
·找寻文明融通之道 构建人类普惠新文明 —
·卜松山《中国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从传统
·梅约翰主编《转识:瑜伽行派在现代中国》
·李克曼:《小鱼的幸福》
·浦安迪:透过评注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李白《渌水曲》在国外的流传
·卜松山:德国汉学家的儒家情怀
·著名学者闵福德新译《易经》最近出版
·孔佩特:《广州十三行:中国外销画中的外
·曼素恩《张门才女》中译本出版
·《一战华工在法国》中文版北京面世
·汉学家吴芳思《留学北京》出版
·罗鹏《裸观:关于中国现代性的反思》出版
·芮乐伟•韩森《丝绸之路新史》出版
·Women and Gender in China Studies 丛书出版计划
·重要的汉学工具书《中国历史研究手册》出
·汉学力作《哈佛中国史》中文版面世
·在批判性对话中彰显英美聊斋学的特色与价
·安乐哲新著《儒学与世界文化秩序变革》出
学者访谈/Interview 更多>>
- ·翁鸿鸣:用文学的力量感知实实在在
- ·半个世纪的中国研究——访澳大利亚
- ·索尼娅·布雷思勒与她“中国模式”
- ·翻译牵动文学命脉 ——访韩国著名翻
- ·链接中国:在澳洲研究汉学
- ·深研儒佛之道——梅约翰教授访谈
- ·翻译与研究:站在中国文学研究的前
近期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与翁鸿鸣进行了一次线上对话。聚焦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翁鸿鸣分享他的创作与翻译经历,介绍...
马克林(Colin Mackerras)教授是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早年毕业于墨尔本大学,后获英国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澳大利亚国立...
人物简介 索尼娅布雷思勒(Sonia Bressler),法国作家,2005年毕业于巴黎第十二大学,获哲学与认识论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巴...
金泰成(김태성),韩国著名翻译家,韩国汉声文化硏究所所长。1959年出生于韩国首尔, 毕业于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 获文...
邓肯(Campbell Murray Duncan),新西兰汉学家和翻译家,曾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汉学系教授,现任《新西兰亚洲研究杂...
梅约翰(John Makeham) ,著名汉学家,现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拉伯筹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现代中国哲学》(M...
伊维德(Wilt L.Idema),1944年出生于荷兰的达伦(Dalen),在荷兰莱顿大学学习中国语言与文学。1968~1970年先后在日本札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