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对话》出版 解析海外汉学家的研究
近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李雪涛新作《被误解的对话》由新星出版社出版。当下海外汉学家解读中国的著作早已汗牛充栋,本书旨在解析他们的观点从何而来。新书活动中,北京大学教授贺卫方评价说,读了这部作品,“我仿佛有一种进入凡尔赛宫镜厅之感———自己在一面面镜子里,但不同角度的镜子所显示的我又是如此多样化。我们可以看出自己习焉不察的某些面相,同时也可以看出被镜子扭曲了的形象。”
《被误解的对话》共分三辑:在第一辑中,作者试图从阐释学和当代学术的角度,阐述海外汉学研究的正当性、合法性及其意义,并对民国期间汉学与中国学之互动进行梳理。第二辑主要考察了德国汉学家的中国叙事如何反映明清之变以及晚清民国之变,选取的人物有汤若望、福兰阁以及傅吾康父子。在第三辑中,作者选用了几个具体案例来说明中西互视与互释的重要性,涉及的西方人士既有经典翻译家卫礼贤,也有目前研究不多的白乐日、许理和、罗哲海。
德国汉学家顾彬认为:中国学术需要汉学,汉学需要源自中国学术的资源,它们都需要阐释学。李雪涛教授的新书把这个观点阐述得非常透彻:没有阐释学的汉学、没有汉学的中国学术,都不太可能有什么希望。(记者 赵大伟)
(来源:南方网)
- 上一篇:罗威廉的乡村暴力史研究著作《红雨》中译本出版
- 下一篇:李克曼:《小鱼的幸福》
- ·意大利汉学家毕罗—— “我对汉字和
- ·浦安迪:透过评注理解中国古代思想
- ·三位知名外国汉学家:中国取得的成
- ·德国汉学家: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
- ·剑桥大学汉学研究的见证人——访英
- ·从晏子到麦家,英国汉学家米欧敏如
- ·宇文所安:必须质问是否真的存在一
如果只闻其声,人们可能意识不到毕罗是外国人,他的普通话标准流畅,还夹杂着些许儿话音。他的名字“毕罗”则取自《庄...
浦安迪(Andrew H. Plaks),194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73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学系荣休...
相比于多数外国人,汉学家对新中国成立70年后的巨大发展有着更敏锐的观察与更深刻的体会——他们熟悉中国的语言与文化...
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已经提出了这种双赢的思想。从农耕社会来看,其中包含着一种成功的逻辑:如果一方邀请另一方进行农...
鲁惟一(MichaelLoewe,1922—),英国著名汉学家、秦汉史专家、剑桥大学荣休教授。他先后就读于剑桥珀斯中学、牛津大学莫...
米欧敏(Olivia Anna Rovsing Milburn,1976— ),英国汉学家、翻译家、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汉语教授。她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剑桥...
当前最著名的前现代文学研究学者宇文所安,现任哈佛大学James Bryant Conant大学讲座教授,历经四十多年的教职,于2018年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