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文学论坛在北京举行
4月2日至3日,由中国作协主办的第二次“中国—澳大利亚文学论坛”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论坛主题是“文学与包容”。在本次论坛上,徐小斌与布莱恩·卡斯特罗、莫言与J.M.库切、李洱与大卫·沃克、刘震云与尼古拉斯·周思、叶辛和伊沃·印迪克等中澳作家分别就“文学的传统与现代性”、“诺贝尔文学奖及其意义”、“文学的本土化与世界性”、“文化包容”、“文学体裁与阅读”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傅吾康的自传《为中国着迷》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的《费正清自传》中,涉及自己私人生活的笔墨甚少。德国汉学家傅吾康的自传《为中国着迷》与此不同,书中不仅记载了自己的学术生涯,对于自己的私人生活记载颇多。这些内容不仅包括他在中国的工作、交游和生活情况,书中记录他自己的艳遇也颇多,虽未详述期间详情且一带而过,但似无遗漏。
丹麦汉学家正在翻译《金瓶梅》
日前,受河北省作家协会及著名画家铁扬的邀请,丹麦著名汉学家易德波女士到河北省进行文化访问。在4月22日下午由省作协举行的中外文学交流座谈会上,易德波透露,目前她正在翻译中国古典名著《金瓶梅》。
New Sinology 后汉学/後漢學
New Sinology is an academic approach and an intellectual disposition that is advocated by the Australian Centre on China in the World founded in 2010. It encourages a multifaceted understanding of China and the Sinophone world, one grounded in an ability to appreciate the living past in China’s present. First propounded by Geremie R. Barmé with the creation of China Heritage Quarterly in 2005, New Sinology is about:
芮效卫完译《金瓶梅》并于近日出版
芝加哥大学研究中国文学的荣誉退休教授芮效卫终于完成了对中国古典名著《金瓶梅》的全部翻译,近日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第五卷也是最后一卷,这也可看做是芮效卫为自己建立的一座不可泯灭的汉学丰碑。
“汉语书写与散文流变”学术研讨会举办
由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学会与北京语言大学汉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汉语书写与散文流变”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30日在北语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国内高校的众多古代散文研究名家,及韩国与日本的学者出席了会议。北语教授黄卓越主持了本次会议,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学会会长谭家健、韩国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会长权锡焕在会议开场时做了主题演讲。
- ·世界汉学讲坛 | 何广思教授解读中拉
- ·阿根廷何广思:超越西方范本才能获
- ·阿尤布: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
- ·黄卓越:早期中国的书写与汉学研究
- ·薪火永相传,著名汉学家马克林讲汉
- ·《人民日报》:《用翻译架起中葡文
- ·蔡宗齐(美国):开辟中国文化走向
11 月 22 日下午,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北京语言大学主办、世界汉学中心承办的世界汉学讲坛第九讲成功举办。本次讲坛由...
10 月 18 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
日前,由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牵头建设的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在青岛正式成立,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召集人、土耳其著...
摘要:该文原为作者2021年10月20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举办的一带一路汉学研究论坛上所做的现场演讲,对海外汉...
2023年6月7日下午,薪火永相传大师说汉学暨世界汉学讲坛第四讲成功举办。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
2023年02月0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版刊登了《用翻译架起中葡文化交流的桥梁》一文。文章由新汉学计划海外高级中...
天下学问一家: 开辟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新路径 蔡宗齐 蔡宗齐(Zong-qiCai),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校区东亚语言文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