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冲突时代”对话密码,世界文明对话与交流·北京论坛启幕
“在这个危机重重的时代,世界各国文明能够平等融洽地交流吗?”
这是秘鲁国会议员、前外贸与旅游部部长罗伯托·帕洛米诺6月3日在“世界文明对话与交流·北京论坛”上抛出的问题。“答案在于承认另一种文化的价值,建立平等关系——而非用武力压制或物理消灭。”他说。
帕洛米诺的观点直击当下全球冲突不断、变乱交织的困局,也成为参加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的中外学者共同探讨的核心命题。
作为第四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的重磅环节,“世界文明对话与交流·北京论坛”于6月3日在北京语言大学启幕。这场兼具学术深度与战略视野的国际盛会,吸引了多国政要、汉学权威与文化学者齐聚,围绕全球文明互鉴的时代命题展开思辨。
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张宝钧在致辞中指出,论坛聚焦汉学创新研究、传播策略、教育体系、区域融合、资源整合五大核心议题,既着眼文明形态的深层互动,更回应了国际社会“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迫切需求。
他强调:“当今世界汉学与中国学已超越‘域外之学’的范畴,正成为解码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逻辑的关键通道。”
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韩经太认为,应将“人类文明新形态之阐释”确立为国际汉学的总主题。“总主题并非各地研究议题的简单叠加,而是全球汉学家共同关注的中心课题。”
他解释道,总主题的明确将推动国际汉学深植“中国问题意识”,同时让中国学界的汉学研究更具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从而以文明互鉴为内核驱动文明价值的创新。
在汉学发展实践层面,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徐宝锋介绍说,世界汉学中心已在国内布局青岛、海南两大基地,海外建立34个汉学家理事会及21个分中心。他透露,下一步该中心将在南美建立国家级汉学工作基地,构建更立体的中外文明交流网络。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公使参赞柯瑞思、意大利利玛窦基金会理事长高达理、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何莫邪、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教授陆敬思,以及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张西平、王一川等中外嘉宾,分别就文明互鉴议题发表主旨演讲。
此外,论坛还围绕中外经典翻译、汉学与区域文明交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话题设立三大平行论坛,以多维度对话碰撞思想火花。
- ·世界汉学讲坛 | 何广思教授解读中拉
- ·阿根廷何广思:超越西方范本才能获
- ·阿尤布: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
- ·黄卓越:早期中国的书写与汉学研究
- ·薪火永相传,著名汉学家马克林讲汉
- ·《人民日报》:《用翻译架起中葡文
- ·蔡宗齐(美国):开辟中国文化走向
11 月 22 日下午,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北京语言大学主办、世界汉学中心承办的世界汉学讲坛第九讲成功举办。本次讲坛由...
10 月 18 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
日前,由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牵头建设的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在青岛正式成立,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召集人、土耳其著...
摘要:该文原为作者2021年10月20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举办的一带一路汉学研究论坛上所做的现场演讲,对海外汉...
2023年6月7日下午,薪火永相传大师说汉学暨世界汉学讲坛第四讲成功举办。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
2023年02月0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版刊登了《用翻译架起中葡文化交流的桥梁》一文。文章由新汉学计划海外高级中...
天下学问一家: 开辟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新路径 蔡宗齐 蔡宗齐(Zong-qiCai),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校区东亚语言文化系...